车价低,VIN不匹配超龄原车型车牌加车超龄车补齐资料,二次验证嘀嗒顺风车。哈啰顺风车!驾龄不够、超龄车、公司车。
其实这是一个所有自主品牌都要面对的共性问题,究竟该如何“向上”?中国的汽车营销人,常常面临的一个尴尬是:合资品牌不用做,那是人家的牌子;自主品牌不知该怎么做,因为自我认知都还跟不上市场发展。
经历10年的销量高增长之后,放缓的中国汽车市场开始面临更复杂的竞争态势,对自主品牌而言,有积累,更有问题,也到了可以好好琢磨下品牌建设的时候。
两个逻辑
到目前为止,所有自主品牌有一个潜在的共识:要实现品牌价值的提升,电动汽车是一个不错的路径。
不过具体怎么操作?也有讲究。
比如吉利的产品研发规划节奏就显得越来越快——几何A的概念车GE11去年9月份“谍照”曝光、11月在广州车展正式亮相,当时有消息称是在2020年上市,结果今年二季度开始就拿出实车并上市。
这种速度已经不只是“把概念车拿来量产了”,更多的是体现了研发体系和工程验证体系的能力。从消费者层面也许对这种能力无从认知,但对其新车推出的速度一定感受颇深。
这已经超出了通过“新车效应”来提振销量的程度,尤其考虑到吉利已经做到150万辆的年产销量,已经是国内自主品牌的第一,依旧保持这种产品推出“加速度”的步伐,显然有更深层的考虑。
其次是在品牌上的再细分,从曾经的分品牌战略,到如今初具规模的品牌矩阵,相似的表象背后确实完全不同的品牌运营逻辑。简单说就是战略雄心,在自身力量还未臻至境的时候,一定要拥有“自命不凡”的内核。
冒险与低调
从更深层的原因来说,在中国汽车市场,对四平八稳的发展战略也没法让一个品牌脱颖而出。
如今的一切,既可以看作是收购沃尔沃的后续影响,也可以说,在收购之前,李书福已经想好了今天的一切。后来连续收购宝腾、莲花、戴姆勒股份,乃至最近在SMART品牌上的合作,怎么看都像一场已经谋划了很久的“大棋”。
这么看难免有上帝视角的“顺理成章”感,毕竟当初收购沃尔沃的时候,是不折不扣的战略行险,虽然用综合融资手段拿到了,但也把李书福逼到华山一条路上。
此后的所有收购,吉利都没有再动用长期融资手段,冒险的回报已然显现,不但沃尔沃恢复盈利,对吉利的研发、生产、品牌层面的带动作用可谓逆天。
对于如何用好沃尔沃的“资源”,吉利用了一条看起来最笨的路子,出200亿元,两家成立合资公司联合开发CMA及后续平台架构。
资金来自吉利,开发前期沃尔沃主导,后期双方共同完成,不仅避免了沃尔沃方面对于“被拿走”的负面情绪,也在过程中真正消化了来自沃尔沃的技术资源,更重要的是从消费者层面也开始认可吉利的变化。
不过李书福曾经承担的那些风险却没有人知道,唯一的改变是江湖地位的悄然变化和愈发低调的个人形象。
所幸从几何A身上我们发现,李书福当初想做的那些事儿依然没有改变。
真正的财富
在蜕变的过程中也不是没有代价,吉利曾经5年没有全新车型,靠沃尔沃的价值激活帝豪车系,吉利真正的产品爆发期再2015年才来到。
目前吉利拥有4个车型平台和4个架构,“架构”主要来自沃尔沃以及共同研发的CMA,未来更新的“架构”将逐渐取代“平台”。
按照总裁安聪慧的说法,物理平台快走到头了,而电子架构还有很大发展空间,尤其是无人驾驶方面,这也是“架构”之所以最终要取代“平台”的原因。